密函攥在手中,指节泛白。我将它递向火盆,火焰舔上纸角,字迹蜷缩成灰。
“地道已封,掘出的油罐全数焚毁。”姜维站在我身侧,声音压得低,“工部查验过木架,浸的是西域火油,引信残片上有魏国军器监刻痕。”
我没有答话,只盯着那团熄灭的余烬。
他们还在试。一次不成,再来第二次。可这次是地道,下次呢?粮仓?水渠?宗庙?
不能再等了。
三日后,校场风起。
我立于高台之上,铁板已在三百步外竖起三层,层层叠扣,厚逾九寸。玄铁冷光映着日头,像一面不可撼动的墙。
台下将士列阵而立,文官站在东侧廊下,有人交头接耳。我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但能猜到——无非是“火药虽利,终究奇技”,或是“重甲坚盾,岂是一炮可破”。
马谡也在其中。他昨夜求见,被我拒了。现在他站在人群里,袖手不动,眼神却一直往这边瞟。
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也曾说,火药该昭示天下。
可今日若不能一击破甲,谁还会信这力量?谁还肯守那《火器监典》的七级密令?
“准备。”我开口。
小娥捧着托盘走上高台,上面覆着黑布。她掀开一角,露出一枚暗灰色弹头,表面有螺旋纹路,尾部嵌着铜环。
这是新配的穿甲弹。硝、炭、硫按新比例研磨,加了钨粉压铸成型,外壳淬火三次,硬度堪比精钢。
她双手递来。
我没有接,只从袖中抽出一支特制装填杆,亲自将弹推入炮管。动作很慢,让所有人都看得清楚——这弹,只有我能装。
炮组早已校准诸元。炮口微仰,对准铁板中央。
姜维立于台侧,目光扫过观礼人群。他站姿松而不散,右手虚按在腰间铜牌上。
我知道他在防什么。
一声令下,炮手点火。
轰!
炮弹离膛而出,划出一道低平弧线,飞得极稳。落地前刹那,速度骤增,如鹰扑兔。
撞上铁板那一瞬,没有爆炸,只有一声尖锐至极的撕裂声,像是金属被活生生扯开。
三层玄铁,从中洞穿。
最外层炸出碗大缺口,中间层扭曲翻卷,最后一层背面崩出星状裂纹,正中央一个两寸圆孔,边缘光滑如削。
尘未落,铁屑仍在空中飘。
全场死寂。
军械司主簿冲上前丈量,回来时笔都拿不稳:“三百步……一发……洞穿三重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