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回到自己的小院,看着锦云和晴雯已经分门别类整理好的礼物,想了想,决定亲自去给迎春、惜春还有黛玉送去。这三位,在他离京前与他情谊最为深厚,迎春和黛玉在自己最为落魄困窘之时,给予了自己太多的帮助,而小惜春,年纪最小,也最是依赖他。至于探春、宝钗等人,便托她们三人代为转交便是。
他让锦云和晴雯包好几份礼物,自己则提上其中最精致的几个包裹,先往迎春所住的小院而去。
不料,刚走到小院附近,就听得里面传来阵阵清脆的说笑声,似乎颇为热闹。小丫鬟见他来了,忙笑着打起帘子通报:“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林姑娘,宝姑娘……琮三爷来了!”
贾琮迈步进去,只见屋里暖香融融,竟是济济一堂。不仅迎春、探春、惜春在,连黛玉、宝钗也在座,正围坐在熏笼旁说着话,唯独少了回史家准备过年的湘云。
众人见他进来,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
“三哥哥!”惜春年纪最小,也最是无所顾忌,一见到贾琮,那双清冷的眸子瞬间亮了起来,像只欢快的小鸟儿,从榻上跳下,噔噔噔几步就跑过来,不等贾琮反应,便张开双臂,如同树袋熊般紧紧抱住了他的腰,把小脸埋在他胸前,嘴里嘟囔着:“三哥哥,你可回来了!我们都想死你了!”
贾琮脸上露出真切宠溺的笑容。他放下手中的礼物,弯腰轻松地将小惜春抱了起来,还故意掂了掂,笑道:“哟,我们四妹妹好像重了些,看来哥哥不在,你也好好吃饭了。”
惜春被他抱在怀里,小手搂着他的脖子,闻言皱了皱小鼻子,娇声道:“才没有!是三哥哥你力气变大了!” 这副亲昵无间的模样,看得旁边的迎春抿嘴轻笑,探春眼中带着羡慕,黛玉和宝钗也是面露莞尔。
贾琮抱着惜春,走到众人面前,这才将她放下,对着众姐妹拱手笑道:“看来我来的倒是巧了,诸位姐妹都在。”
迎春温柔地道:“正说起三弟你呢,可巧就来了。边关苦寒,一路上辛苦了吧?”
探春也接口,语气爽利中带着关切:“琮三哥,你在外面的事,我们都听说了些,真是……真是太厉害了!”她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黛玉眸光盈盈地望了他一眼,轻声道:“平安回来就好。”千言万语,似乎都在这简短的五个字里。
宝钗则依旧是那副端庄得体的模样,微笑着道:“琮兄弟此番立下大功,凯旋封伯,实乃我等姐妹之荣。”
贾琮笑着摆了摆手,在她们让出的位置上坐下:“自家兄妹,何必说这些客套话。”他将带来的礼物拿出来,一一分送。
给迎春的是一套做工精致的北地绣品和几盒上好的奶酪;给探春的是一把镶嵌着宝石的北胡贵族匕首,只是未开刃,作为工艺品把玩,还有一些有趣的异域种子;给惜春的则是几个造型憨态可掬的羊毛毡玩偶和一套色彩鲜艳的草原风格小首饰。
至于黛玉和宝钗,他送给黛玉的是一条毛色极好、触手温软的纯白狐裘围脖,衬她清冷的气质;送给宝钗的则是一块纹理美观、冬暖夏凉的北地特有大块玉石镇纸。
“仓促之间,也没备什么好东西,都是些北地的土仪,聊表心意,望姐妹们不要嫌弃。”贾琮笑着说道。
姐妹们收到礼物,皆是欣喜不已。倒不是东西多么贵重,而是这份跨越千里、沙场归来仍惦念着她们的心意,让她们感动。惜春抱着羊毛玩偶爱不释手;探春拿着那匕首反复观看,啧啧称奇;迎春抚摸着绣品,眼中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