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明白了解惑需靠自己,并不意味着答案会立刻浮现。
“顺其自然?”他问自己,“如何才是顺其自然?是听从此刻的心动,还是顾忌未来的风险?”
“问心无愧?”他又问,“对谁无愧?对逝去的亲人?对师傅的期望?还是对……她?若选择靠近,他日若风雨因我而至,岂非更愧对她?若选择远离,此刻这莫名的心痛与空落,又岂是‘无愧’?”
问题一个接一个,如同盘根错节的藤蔓,缠绕着他的心。每一次似乎刚理清一点头绪,另一个担忧又悄然滋生。父母的惨死、孩童仇恨的眼神、秦月娥晕倒时的苍白、她追问时眼中的光……这些画面反复交错,让他无法轻易倒向任何一边。
他并没有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没有热血上头的决定,也没有彻底冰冷的放弃。
他只是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解惑”二字的重量。这不是一场可以快刀斩乱麻的战役,而是一次需要耐心与勇气并存的漫长跋涉。
月光缓缓移动,洒在枕畔那枚冰冷的令牌上。林安望着那一点寒光,眼中不再是纯粹的抗拒或依赖,而是复杂的审视。
最终,他缓缓闭上眼,任由那些纷乱的思绪在脑海中继续盘旋、碰撞、沉淀。
“答案……仍需寻觅。”这是他在陷入沉睡前的最后一个念头。眉宇间依旧带着思索的痕迹,但那份沉重的郁结似乎稍稍松动,转化为一种更为深沉、更为持久的静默的求索。
这一夜,他没有找到答案,但他真正踏上了寻找答案的路。而这条路,注定需要他一步一步,自己去丈量。